人工湖夜景。
工作日早高峰,古鄰大道車水馬龍。
與古鄰大道相距不遠的黃桷樹公園,似乎有一種特別的“氣場”,它隔絕了外界的喧囂,獨得一份靜謐,令人心靜神定。說起黃桷樹公園,鄰水人恐怕無人不知,廣場、音樂噴泉、人工湖……它們統統裝載著鄰水人的記憶。
黃桷樹公園位于鄰水縣城東北部,占地面積約390畝。2012年,鄰水縣委縣政府堅持“生態鄰水、亮麗景觀”的理念,傾力打造“城市陽臺、休閑勝地”,黃桷樹公園應運而生,成為集休閑、健身、娛樂、開放共享為一體,滿足市民多方面需求的開放性生態山地公園。
鄰州廣場 城市會客廳
來到黃桷樹公園,不得不逛一逛鄰州廣場。
廣場占地面積7萬余平方米,由中心廣場、濱水區域、仿古建筑三大區域組成。廣場以“山水”為表達主體,融山、水、林等景觀于一身,展示了鄰水的歷史文化內涵,被稱為鄰水的城市會客廳。
廣場上有一幅引人注目的地圖,它是根據清道光十四年(1834年)古鄰州地圖制作而成的鄰水銅地雕,地圖下方介紹了鄰水的歷史沿革。除了地圖,廣場上還分布著一塊題名石。題名石上,“鄰州廣場”四個字由中國當代著名學者、國學大師、書畫家范增親筆題寫。
在題名石右側設置了竹簡景墻,上面篆刻著《弟子規》。廣場正中貼有抽象的鄰水地圖,中間的龍形圖案由“鄰水”拼音的第一個字母組成,代表著鄰水的兩條主要河流御臨河、大洪河,同時又寓意龍的傳人,地圖下方的圖案代表著鄰水的地域特色——三山兩槽。
廣場正前方,臨環城路一側為仿古建筑區域,由博物館(名人館、民俗文化展示館、文物展示館)、規劃展覽館和商業街組成,建筑面積約1.1萬平方米,鄰水旅游商業街的特色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。
“以前這里就是一片荒地,經過精心打造,才有了如今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?!?2月13日,鄰水縣住建局城市建設股股長周俊男介紹,近年來,鄰水縣從群眾反映最集中、最突出的城市問題出發,著力打造城市提質項目,優化了公園的整體布局,讓“兩山相擁,兩水環繞,山水城交相輝映”的宜居宜業宜游公園城市的雛形顯現。
黃桷樹公園 3A級旅游景區
冬日的黃桷樹公園里,黃桷樹、銀杏樹、紅楓樹漸次鋪開,給這個季節的城市染上無限瑰麗。湖上鳥兒在水面覓食,或盤旋低飛,白鷺、湖水、水杉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。
黃桷樹公園,顧名思義,黃桷樹就是公園里綠植的主角?!耙郧斑@里還不是公園的時候,有很多長勢喜人的黃桷樹。后來修建公園,就以黃桷樹命名了?!奔易↓堯v新世紀的居民陳德軍介紹,在還沒有黃桷樹公園的時候,他們家就居住在這里,小時候與小伙伴爬黃桷樹是他美好的童年記憶。
黃桷樹公園作為生態山地公園,其顯著特色就是公園里有由若干的山脊平臺構筑的觀景平臺,閑暇之余漫步其間,城市美景盡收眼底。此外,公園內綠植遍布,種植喬木1.8萬株、灌木90萬株、地被植物7萬平方米,綠地率達71%。
“鄰水人都說,‘不知道黃桷樹公園,就不能說自己是鄰水人’,這個公園確實得到了鄰水縣人民的喜愛和認可?!敝芸∧姓f,公園修建完成之后,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休閑環境,讓生態鄰水有了新的載體。
讓鄰水人驕傲的是,為早日實現“建設川渝及周邊城市休閑旅游度假基地”目標,黃桷樹公園已成功創建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,這不僅有利于推動鄰水旅游產業升級,更有利于推動鄰水縣域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。
文藝又市井,是黃桷樹公園給人的第一印象;包容且活力,是黃桷樹公園展示給人們的不變情懷。
公園為城市構建了一個大型的“天然氧吧”。每當清晨,公園一隅,總能遇見一群身著傳統練功服的人們,他們舒展軀體,提手舉臂,游刃有余地打出一套太極拳。家住附近的陳阿姨每天早晨都會來公園鍛煉,她告訴記者,“這里空氣好,出來鍛煉一下,一整天都有精神?!?/p>
“鄰水近些年發生了太大的變化,也更有大都市的氣息?!薄肮珗@越來越多,花草樹木也多了,環境越來越好了,幸福生活越來越甜……”
居民茶余飯后的閑談,是他們對城市發展以及生活環境改善的點贊。(劉宏、甘丹丹/文圖)